政策监管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同时废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部分组成,适用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工作,指导全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对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恢复与重建、调查与评估,以及人力资源、财力支持、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与通信电力保障、科技支撑等提出了要求。 >> 详细内容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立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坚持“生态优先、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有序建设”总体原则,与国土空间规划、能源电力规划、其他相关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等统筹衔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抽水蓄能项目应先评估、后核准,核准机关应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工程咨询单位对项目申请报告独立开展咨询评估,重点评估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经济可行性、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和电网接入条件等,从严控制成本和造价。(附《通知》全文) >> 详细内容
3.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1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提出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此次印发《实施方案》,是落实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的配套专项方案,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地能源部门编制本地区调节能力建设方案,于2025年6月底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明确新增煤电灵活性改造、气电、水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友好型新能源、电网侧和负荷侧调节能力规模。 >> 详细内容
4.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典型案例汇编(2024年)》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4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4〕9号)有关安排,国家能源局组织征集梳理了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形成《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典型案例汇编(2024年)》,推广先进经验,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推动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 详细内容
5.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和检修技改项目开复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2月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和检修技改项目开复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从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科学制定开工复工方案、扎实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作业现场管控、持续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七个方面,认真落实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和检修技改项目开复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防范遏制各类事故事件发生,保障工程项目稳妥有序开复工。 >> 详细内容
6.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供应保障能力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稳步提升。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发展质量效益方面,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保持合理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 详细内容
7.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专项监管的通知
2024年,全国电力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均有所增长,部分事故的类型和原因雷同。2025年,全国电力建设工程数量和规模将维持高位,安全风险居高不下,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提升全国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总体水平,国家能源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5年度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专项监管(以下简称专项监管)工作。 >> 详细内容
8.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持续推动应急通信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国家大应急通信框架。意见提出,围绕构建国家大应急通信框架,以创新突破技术装备为基础,以改革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夯实网络基础和提升断路断电极端条件保障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应对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有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详细内容
国内动态
1.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13日至14日上午,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带来的严峻挑战,对极端天气形势保持高度警惕,对现有水灾害防御能力保持清醒认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的主动权。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面临的繁重任务,加快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目标任务,提早谋划“十五五”水利工作。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提出的紧迫要求,深入研究水利领域历史遗留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完善水利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详细内容
2.水利部召开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现场推进会议
3月1日,水利部在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召开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现场推进会议。会议强调,要锚定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矩阵试点工作,到2030年全国矩阵基本建成。要加强统筹实施,强化数字赋能,统筹矩阵建设和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着力提升水库运行管理各项工作效能,促进安全管理整体跃升。要加快推进矩阵建设各项任务,推进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四全”管理,筑牢管理基础;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体系,落实制度保障;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提升管理能力;加强除险、体检、维护、安全“四管”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 详细内容
3.世界级难题——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混凝土浇筑温控防裂被我国攻克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白玉县与西藏贡觉县交汇处的金沙江上游河段,施工区域的环境特点——“高寒、高海拔、高温差、高边坡、高拱坝、高地应力”,以及“长冬无夏短春秋”的气候特征,都增加了裂缝的风险。建设团队引入气肋膜技术,在模板和上下游坝面喷涂聚氨酯,并设置了三层“保温被”,在表面增设了热风机等加热设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后能够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还依托智能温控与智能灌浆等功能系统,为大坝架起作业“监视器”,提高了温控效率。最终,成功攻克了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混凝土浇筑中温控防裂这一世界级难题,为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巨型水电建设作了重要的技术探索与储备。 >> 详细内容
4.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封顶
12月30日,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填筑封顶,较原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重大节点目标,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工程整体按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为保障筑坝质量,中国能建应用智能化系统,通过坝料表观级配快速检测、GPS定位和无人碾压机群协同作业,实现了摊铺厚度、平整度的精准监测以及摊铺路径的智能导引,使大坝填筑整体工期提前8个月,且大坝沉降率仅为0.29%,远低于设计标准,实现了“一次成优、品质为先”。 >> 详细内容
5.黄河干流海拔最高水电站全机组并网发电
12月31日,青海玛尔挡水电站2号机组于2024年12月31日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至此,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黄河干流海拔最高水电站5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550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120兆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 >> 详细内容
6.大渡河金川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
2月28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首台(4号)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工程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作为水电站建设的“咽喉”工程,首台机组转轮吊装的顺利完成不仅大幅推进了整体施工进度,更标志着该电站全面启动核心机电设备安装,为实现2025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马尔康市境内,被列为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建设重点开发项目、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四重一要”重点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860兆瓦,本次吊装的4号机组转轮上冠直径4.52米,下环直径5.43米,高度2.903米,吊装重量84吨。 >> 详细内容
7.抽水蓄能磁轭圈用超大规格连铸圆坯全球首次成功研发
2月28日,江阴高新区企业兴澄特钢全球首次开发抽水蓄能发电机核心部件——磁轭圈用Ф1200 mm连铸圆坯。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特钢材料研发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为全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兴澄特钢依托其全球领先的连铸技术,将自主研发的Φ1200 mm超大规格连铸圆坯应用于磁轭圈生产,全流程控制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相较传统工艺,综合能耗比传统模铸工艺降低15%,颠覆了模铸工艺低下、能耗高、成材率低、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导致能源行业材料发展变革的局限性。 >> 详细内容
8.抽水蓄能机组新型励磁系统电压控制功能试验成功开展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源集团,在仙游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开展了新型抽蓄励磁系统电压控制功能试验。项目组通过半实物仿真验证,成功研发出具备系统电压调节功能的新型励磁控制系统样机,实现对500千伏母线电压的快速响应。该技术使机组无功输出能力提升110兆乏以上,并实现200毫秒内50兆乏的快速无功响应,增强了抽水蓄能机组对主网架无功电压的支撑能力。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特高压直流落点附近、新能源集中接入及网架薄弱地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详细内容
9.AI赋能 “绿电”澎湃——探访黄河上游“AI智慧水电站”
羊曲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河段,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重点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于2024年年底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与传统常规水电站不同,这座新修建的水电站首次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智慧电厂。这套AI智慧系统建成后,未来水电站可实现自主决策、自动运维,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羊曲水电站已累计完成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作为我国±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羊曲水电站将有效助推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实施,也将助力青海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 详细内容
10.水利部组织完成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沟道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对于黄河水沙关系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水利部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土高原七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首次采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航测、地面实测、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完成了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情况和坝顶以下剩余库容,定量评估了淤地坝淤地拦沙效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服务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度汛和黄河水沙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 详细内容
国外动态
1.苏格兰现有大坝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报告
苏格兰水资源专业中心(CREW)发布的新报告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苏格兰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帮助水电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能,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同时,应尽量减小对河流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利用大坝和围堰蓄水是水电运行和供水的关键部分,泥沙堆积是影响蓄水能力及下游野生动物的重要因素,对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在河流沿岸及集水区植树、恢复泥炭地等。 >> 详细内容
2.挪威Scatec从非洲水电资产撤资 道达尔1.67亿美元接手
日前,挪威领先的国际可再生能源投资商Scatec与道达尔完成了Scatec与Norfund、BII在非洲的合资企业的股权交易,交易价1.67亿美元。此次交易标的为道达尔收购Scatec与Norfund和英国国际投资公司 (BII) 共同组建的非洲水电合资企业 51% 的股份,其余 49% 由后者持有。该合资企业于 2021 年由 Scatec与挪威投资基金Norfund作为 SN Power 收购的一部分成立。2022 年,BII作为共同投资者加入,专注于非洲水电投资。此次交易涉及822 MW非洲水电资产,包括乌干达255 MW Bujagali水电站,以及由马拉维 361 MW Mpatamanga水电和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布隆迪边境 206 MW Ruzizi III组成的开发组合。 >> 详细内容
3.保加利亚Chaira抽水蓄能电站1号及3号机组启动修复工作
1月13日,保加利亚国家电力公司(NEK)与日本东芝、奥地利福伊特-ABB联合体签署协议,对Chaira抽水蓄能电站的1号及3号机组实施修复改造。1号机组由原制造商东芝负责,计划2026年恢复运行,以解决自1995年投运以来的设备老化问题;3号机组采用与2024年成功修复的2号机组相同的创新技术方案,目前已完成发电机组解体,2025年将与1号机组同步施工。Chair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864 MW,抽水模式容量为 788 MW,是东南欧最大的同类项目。此次两套机组的平行修复以及其余机组的现代化改造计划是 NEK 全面修复 Chaira 抽水蓄能电站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详细内容
4.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小水电共同开发路线图
近日,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兼总统办公厅主任阿迪勒别克·卡西马利耶夫首次正式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两国能源部共同签署了一份旨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小型水电站(HPP)的路线图。此次合作旨在深化双边能源合作,充分发掘吉尔吉斯斯坦的水电潜能。除了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外,相关项目的实施还将进一步巩固两国的经济联系。 >> 详细内容
5.迪拜水电局推出19亿美元智能电网计划
迪拜电力和水务局(DEWA)近日宣布与Microsoft Copilot携手推出一项战略框架,计划于2025年初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其日常运营。DEWA还宣布投资19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计划。该电网集成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技术,将使迪拜的电力和水网络现代化,确保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到2035年,DEWA的智能电网项目总投资将达到70亿迪拉姆,确保未来提供高质量、可靠和可持续的电力和水服务。 >> 详细内容
6.孟加拉国向世界银行寻求2.5亿美元援助用于洪灾后恢复
孟加拉国已向世界银行寻求近2.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恢复孟北部和东南部受洪灾影响的地区。地方政府将利用1.85亿美元用于重建道路、桥梁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利部将投资5500万美元用于水资源管理,公共金融机构社会发展基金将利用1000万美元用于小额信贷项目。 >> 详细内容
7.9家开发商通过巴林西特拉独立水电站资格预审
巴林电力和水务局对来自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九家开发商进行了西特拉独立水电站的资格预审。该项目的装机容量为1200兆瓦,海水淡化能力为每天3000万英制加仑。该名单于2024年12月26日公布。 >> 详细内容
8.越南即将在宁顺省建设首个抽水蓄能电站
2月22日,越南电力集团(EVN)和第三电力项目管理委员会举行了Bac Ai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第二阶段的建设开工仪式。电站将建在宁顺省,是越南首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200 MW,包含4台单机容量300 MW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约21万亿越南盾(60亿元),预计于2029年12月实现1号机组发电。 >> 详细内容
9.厄瓜多尔提出8000 MW电力投资计划 应对能源危机
厄瓜多尔政府近日公布了2025年至2030年电力行业投资项目组合,计划新增近8000兆瓦发电量。厄瓜多尔的发电矩阵72%依赖水电,但主要水电站因干旱丧失了部分运行能力。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主导的电力行业缺乏投资,情况进一步恶化,引发了国内关于引入私人投资的讨论。根据计划,水电项目将新增5700兆瓦装机容量,投资额超过70亿美元。风能领域将通过五个新园区实现新增310兆瓦发电量,预计投资4.3亿美元。光伏能源方面,政府计划实施9个项目,投资11亿美元,发电量达1600兆瓦。地热能源则预计通过3个项目新增360兆瓦发电量。 >> 详细内容
10.利比里亚签署300兆瓦圣约翰河水电项目谅解备忘录
利比里亚政府与亚瑟能源非洲公司(Arthur Energy Africa)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圣约翰河流域从努安河汇流处到大西洋的193公里河段不同地点开发水电项目,装机容量300兆瓦。据悉,该谅解备忘录授予亚瑟能源非洲公司开展研究的专属权利,公司承诺为研究提供资金,并为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确保必要的融资,以应对利旱季用电短缺。 >> 详细内容